杭州东站候车大厅。(资料图)汤鑫严 摄 据报道杭州4月15日电(记者王逸飞)2025年铁路春游运输已于14日结束。15日,记者从铁路杭州站获悉,今年铁路春游运输期间,铁路杭州站累计发送旅客961.8万人次,日均30.1万人次,...
中新社太原4月14日电 (记者胡健)平遥国际电影展(简称电影展)组委会14日对外宣布,第九届平遥国际电影展将于9月24日至30日在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古城举办;即日起面向全球征片,征片时间持续至7月15日。 4月14日,平遥国际电...
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14日讯(记者 成琪)4月14日,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与腾讯公司在京举行文物联合专项基金捐赠仪式。腾讯捐赠1亿元给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主要用于支持国家文物局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设立文物联合...
据报道北京4月16日电 (记者应妮)作为“江苏文艺名家晋京——罗周编剧作品展演系列活动”的首场演出,昆剧《六道图》日前精彩亮相北京梅兰芳大剧院。 昆剧《六道图》剧照。 主办方供图 作为江苏艺术基金2024年度资助项目,该...
清明假期期间,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文旅市场火爆出圈,特色文化活动赢得游客连连称赞。“最美樱花大道”、二支渠畔游人如织。大家通过赏花、观演、品文等沉浸式体验,感受淇滨区的文化底蕴与城市魅力。 “淇滨区依托诗经、淇河、非遗等特色...
作者:陆先高 近期,微短剧《家里家外》的爆火,引发媒体广泛讨论,也触动大家对行业内容生态转型的深层思考。这部竖屏短剧,以79集、每集2-5分钟的体量,讲述了一个上世纪80年代川渝重组家庭的温情故事,收获50亿+话题量,20亿播放量...
薄如蝉翼的素纱单衣、工艺繁复的精美漆器、内容丰富的简帛文献……20世纪70年代以来,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数以万计的文物,全方位展示了西汉时期经济、艺术、医学等方面的辉煌成就,被誉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宝”之一。它们的主人是谁?将为我们...
清明,是自然时序与文化记忆的交汇点,人们慎终追远,缅怀先人,亲近自然,感受生机。清明时节的手工艺因此发挥着祭祀器物制作、节令食俗维系、游艺器具扎制、避疫祈福装饰的作用,形成时令性的地域特色和祭祀、祈福、自然游艺的功能性体系。 ...
陕西、山西两地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持续优化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创新丰富消费场景,充分释放文化、旅游等消费潜能,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陕西创新消费场景 激活文旅消费新动能 走进古城西...
【节气里的大美中国】 清明,这一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节日,既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又融合了节气与节日的双重身份。清明不仅吸纳了寒食与上巳的丰富内容,同时也演变为人们踏青赏春的重要时刻。 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