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体验官专访韦江艳:破解壁垒 共探中越AI合作新路径

美好的生活真美好 18小时前 阅读数 6912 #生活小常识

  原标题:

  AI体验官专访越南西格科技有限公司驻广西代表韦江艳——

  破解壁垒 共探中越AI合作新路径

  “我们公司专注电子仪器智能检测,目前和越南最大的电信运营商Viettel集团在该领域深入合作,对人工智能有需求。”7月19日,出席2025AI赋能千行百业超级联赛启动仪式的越南西格科技有限公司驻广西代表韦江艳,就中越人工智能合作接受广西云-广西日报AI体验官专访时表示,公司目前对研发工厂人工智能+检测领域应用场景有需求,期待共建“中越智能检测联合实验室”。

  韦江艳接受专访。

  多年来,中国与越南在经贸合作中取得丰硕成果。依托陆海相连的地理优势,两国深入挖掘产业互补潜力,构建了互利共赢的合作格局。

  韦江艳认为,中越AI合作需紧扣双方产业基础与实际需求,精准锁定三大核心领域。在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领域,可依托两国在纺织、电子产业的扎实根基,联合开发生产线优化、质量智能检测等AI系统;在智慧农业与跨境供应链领域,可共建农业AI联合实验室,提升全链路智能化水平,保障供应链整体稳定;在跨境电商与数字贸易领域,应着力破解语言与文化壁垒,搭建数字贸易结算AI风控平台,全面提升交易安全性。

  谈及当前中越AI合作面临的壁垒,韦江艳认为主要存在两方面:一是数据跨境流动合规问题,二是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保护差异。为此,她建议建立“数据跨境白名单”,明确允许跨境流动的数据类型,同时设立第三方机构负责数据安全评估。此外,建议双方行业协会、企业联合制定针对性应用规范,同时建立跨境快速维权机制,设立专门的纠纷调解中心,缩短知识产权侵权案件的处理周期,为技术合作提供法律保障。

  结合公司在越南的实践经验,韦江艳提出,中国—东盟联合组队机制在破解上述壁垒中能发挥特殊作用,体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以“协作主体一体化”降低数据跨境合规成本,联合组队模式下,企业、研究机构以“利益共同体”身份参与合作,能从源头减少数据跨境流动的碎片化风险;其次,以“标准共建实战化”缩小技术规范差异,尤其在智能制造、跨境电商等合作场景中,联合团队能直接输出经实践验证的技术规范,为双边行业协会制定统一标准提供现成案例,加速知识产权共享规则的落地;再次,以“纠纷解决前置化”提升跨境维权效率,这种“内部调解优先”的模式,能与官方纠纷调解中心形成互补,缩短维权周期,为快速维权机制提供基层实践支撑。

  对于如何推动合作,韦江艳提出五项举措:开展跨境数据流动试点,允许联合建模;提供专项基金与税收优惠;建一站式服务平台实现资质互认“一网通办”;推动人才自由流动并提供配套保障;打造联合创新载体促进成果转化。这些举措的实施,使中越AI合作有望突破瓶颈,为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注入新动能。

  韦江艳的见解清晰勾勒出中越AI合作的实践蓝图:以三大领域为发力点,以破解壁垒为关键,依托联合组队机制打通梗阻,通过务实合作筑牢落地支撑。这一“破壁前行、载体落地”的路径,既立足中越产业实际,又紧扣区域合作需求,为中越AI合作从技术协同迈向产业共赢提供了可操作的行动框架。

   记者 黄静 潘锦才 王飞 文/图 编辑:徐世杰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