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绘丰收 南和谱新篇——2025中国农民丰收节·乡村电影周启幕

中国经济网9月30日讯(记者杨秀峰)9月29日,以“乡村振兴 光影同行”为主题的“2025中国农民丰收节・乡村电影周”在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正式开幕。活动由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中国世界电影学会主办,王宝强担任形象大使,旨在以文铸魂,以艺赋美,通过影像的力量,记录乡村变迁,讲述农民故事,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

晚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整场晚会以“电影+农业+文化”的创新模式,诠释乡村振兴战略的丰硕成果。通过庆祝丰收、非遗展演、电影人访谈、主题影片推荐等多元形式精心打造30多个节目及环节,展现南和区在“千万工程”引领下的乡村振兴成果,献礼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

晚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晚会通过三大篇章串联起丰收、文化与产业的故事。

第一篇章“丰收放歌‘近’在南和”通过《印象南和·非遗丰韵》、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农民老大哥》、百姓丰收故事会《南和新征程》、《丰收赞歌》群众拉歌、《银幕在田间》基层放映员访谈、儿童大合唱《悯农》、歌舞《种好咱的田,端好咱的碗》等“弘扬农耕文明”形式,展现南和丰收喜庆和和美生活面貌,强化粮食安全意识,实现“文化惠民”与“乡村振兴”的双向赋能。

第二篇章“光影南和 大放‘丰’光”通过《光影河北·岁月留声》河北元素电影作品梳理、歌舞《月夜赋》、老电影人朗诵、歌曲《九九艳阳天》、《革命歌曲大联唱》方阵拉歌等以“外引内育”方式,生动展现南和的文化底蕴与时代精神,为产业振兴注入精神动力。

第三篇章“产业赞歌 美美与共”通过乡村电影周形象大使王宝强VCR、《南和之路》丰收探寻、《银幕回响》电影人访谈、歌舞《如愿》等“以影带产”深度设计,探讨乡村振兴题材影片的创作与使命,探索“文化经济”模式,将地方产业成果转化为文化IP,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晚会现场,10大主题叙事场景以动态画卷的形式铺展开来。老式放映机缓缓转动,仿佛在时光里向四海宾客发出诚挚的邀约;无人机编队在夜空中勾勒出“和字金饭碗”,象征着南和守护大国粮仓的坚定决心;金沙河面业LOGO与宠物粮萌宠形象在南和母亲河上空交替呈现,生动诠释了“一产多链”的发展格局;“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的星光字样,更是将南和“主客共享、城乡共融”的文旅理念具象化,让光影与丰收盛景在苍穹下交相辉映。

晚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此外,晚会现场还推荐了《袁隆平》《谷魂》等10部乡村振兴主题影片。这些作品不仅是艺术的结晶,更是奋斗者用汗水写就的“大地论文”。

中国农民丰收节·乡村电影周(原中国农民丰收节中国农民电影节)自2018年创办八年来,连续八年被农业农村部列入中国农民丰收节年度重点事项内容之一,连续4年被列入“中国电影大事记”,是一项聚焦乡村振兴战略,以电影艺术为核心,传递精神力量、记录乡村和美变迁,讲述新时代农民故事,汇聚社会资源,推进魅力经济与魅力文化的相得益彰。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热门